在股市交易中,熔断是大家常提及的一个名词,它是股市的一种跌停机制,意思是当股票价格下跌超过了一定比例时,交易就会暂停一段时间。那么,熔断是具体什么意思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1. 熔断的定义
熔断是指在一段时间内, 当股票价格下跌达到一定幅度时,为了避免市场恐慌,交易所暂停交易,给市场“喘息”的机会。这里的幅度是指市场日价格变动限制(或者称作涨跌停板幅度)中的一定比例,比如中国股市中的熔断红线,在上证指数、深证成指、中小板指数和创业板指数当日涨跌幅达到5%时,交易将进行15分钟的暂停,如果在午后2点30分之后仍未恢复正常交易,则会停盘展期。
2. 熔断的作用
熔断是当前国内股市跌停机制之一,它的主要作用是平衡市场情绪、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和稳定市场。在市场异常波动时,熔断机制可以有效避免市场恐慌情绪的扩散,控制投资者的交易行为,避免出现非理性投资决策,减少市场波动,有利于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和稳定市场。
3. 熔断机制的历史渊源
熔断机制源于美国股市,最初是由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ME)于1988年开创的。在那时候,CME出台的熔断机制是基于标准普尔500指数变动而设立的,旨在控制异常波动的情况。然而,美国历史上最为关键的漏洞出现在2010年5月6日,当时,纳斯达克市场发生了电子换手交易故障,一只被定义为“股市标志”的股票,由于错误交易量过高,导致其股价大幅波动。这件事情促使美国证券业协会(FINRA)和美国证交会(SEC)重新审视市场的交易机制,尝试提出更加严格和完善的交易熔断机制。
4. 熔断机制的优缺点
熔断机制的优点在于,它有助于控制市场波动,并避免投资者情绪的扩散,同时也保护了投资者的利益。熔断机制的缺点也很明显,它可能导致市场的不稳定性和流动性不足,降低市场的效率,可能导致投资者出现过多的参与,一些交易者会抢在熔断前撤离市场。此外,熔断机制的效果也未必能如愿,例如在2016年1月4日,中国股市曾一度触及熔断红线,引起市场的极度不安和不满,熔断机制被指责为制造了更严峻的危机情绪。
5. 熔断机制的未来
近年来,国内股市不断改革和完善交易熔断机制。交易所也在了解国内市场的特色,尝试根据国内股市的情况,来制定有针对性的交易熔断规则。尽管股市的交易熔断制度仍面临争议,但它已经成为国内股市的一项不可或缺的风控措施。
总之,熔断机制这种股市跌停措施,在保障股民利益的同时,也能保持市场的秩序和稳定。在今后的投资中,投资者需要深入了解股市熔断机制,因为了解的更多,亏损的风险就会越来越少。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sunbala.cn/new/402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