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3. > 快讯
  4.   
  5. > 个股

什么信号?杨锐文、黄海等纷纷限购 更有基金连发三张“限购令”

开年仅一个月,又有一批基金“限购令”发出。

开年以来,权益市场热闹非凡,投资者的热情也水涨船高。与此同时,多只基金却发布了限购公告,部分市场认可度颇高的基金经理也在其中。截至目前,黄海、杨锐文、朱红裕、万民远、周海栋等知名基金经理的产品纷纷限购。

主动权益基金缘何在这一时点发布“限购令”?对此,业内人士表示,限购有助于维护基金策略的有效性,也部分体现了基金经理对后市的判断,总体来看,有利于提升基民的持有体验。

兔年第一波“限购令”已发出

兔年开年,多位知名基金经理发布“限购令”。

招商基金公告于2月1日起对旗下基金经理朱红裕管理的招商核心竞争力进行限购,单日单个基金账户单笔或累计的限购金额为1万元。从10万元、5万元到1万元,这已是该基金年内第三次调整申购金额上限。这只基金成立于2022年4月,A类和C类份额成立以来和近半年来的业绩排名分别位列同类产品的第一、第二位,业绩表现非常突出。

招商核心竞争力的规模增长也十分迅速。A类份额的规模起步时为5.78亿元,2022年后三个季度末的规模分别为8.83亿元、22.94亿元和42.61亿元。C类份额的规模起步时为1.76亿元,2022年后三个季度末的规模分别为3.32亿元、4.07亿元和19.14亿元。

招商核心竞争力的权益仓位为94.54%,最新披露的重仓股包括卫宁健康、通威股份、美的集团、人福医药等。朱红裕表示,产品在去年三季度末曾因大额申购,仓位有较大幅度摊薄,于是该基金重点逢低增持了与国内需求企稳以及修复相关的港股地产、物业、消费和科技等板块,在去年四季度的中后段获取了一定的超额回报。

万家基金也公告于2月2日起对旗下产品万家精选进行限购,单日限购金额为100万元。万家精选是去年主动权益类基金冠军黄海在管的产品,黄海自2020年9月开始管理该基金A类份额以来,任职总回报为27.12%,任职年化回报为10.69%,超越基准回报32.61%,表现出色。C类份额则成立于2022年4月,任职总回报20.56%,任职年化回报27.28%,在同类产品中排名靠前。

万家精选的权益仓位为92.98%,重仓股包括陕西煤业、山西焦煤、中国海油、广汇能源等能源股。黄海在2022年四季报中表示,这只基金在四季度大幅减持了政策预期兑现的地产股,同时交易了消费股和银行股,进一步逢低增持了煤炭、油气等资源股。对于2023年的行情,黄海认为,中国宏观经济将进入弱复苏的过程,A股呈现“强预期、弱现实”的态势,当前的估值仍需震荡整固。随着稳增长政策的累积效果逐步显现,下半年或迎来业绩和估值双升的行情。

此前,融通基金也公告于1月31日对旗下万民远管理的融通健康产业进行限购,单日申购上限为1000万元。融通健康产业C去年的管理规模一路攀升,去年末达到49.79亿元。这只基金在去年四季度被FOF大幅增持,成为四季度内FOF最青睐的主动权益基金,共被21只FOF重仓持有,持仓市值约为4.38亿元。融通健康产业A去年的规模也一路增长,去年末规模为41.5亿元。

业绩方面,自万民远2016年上任以来,融通健康产业A的年化回报为19.25%,融通健康产业C自2020年起的年化回报为21.14%,在同类产品中排名靠前。融通健康产业的权益仓位为90.71%,重仓股包括一心堂、长春高新、智飞生物、普洛药业等。

销售火爆或是限购主因

事实上,春节前夕,已有多只基金发布了“限购令”。例如,周海栋管理的华商新趋势优选、杨锐文管理的景顺长城改革机遇纷纷限购200万元。其中,华商新趋势优选去年管理规模有不小的增长,截至去年底达98.72亿元。这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机构投资者的青睐,该基金去年四季度末被20只FOF基金重仓,持仓市值为4.33亿元,仅次于万民远的融通健康产业C。

有渠道人士告诉记者,在近期发布“限购令”的主动权益基金中,有几只因为业绩较为出色,带动了规模快速增长。今年开年以来,由于市场行情再度回暖,无论是机构还是个人投资者,布局的热情都非常高涨,文中提到的部分基金发布“限购令”,正是由于销售太过火爆。

类似的限购操作并不罕见。去年年中,也有多位基金经理集中限购,几位知名基金经理更是对此进行了公开回应。

有基金经理在向投资者的致信中表示,任何投资策略的产品都是有规模边界的,在基金规模出现快速增长的情况下,考虑到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不得不对产品的规模进行限制,以保证持有人的体验。另一方面,部分热门行业的估值已经屡创新高,估值水平处于高位,存在一定风险。也有基金经理坦言,自己管理基金的准则就是基金的规模不能影响到收益率,不能超出个人的管理能力范围。“如果真的觉得规模增长会影响到投资收益率和投资者的回报率,那么我会主动进行限购。”该基金经理说。

沪上一位基金研究人员向券商中国记者表示,基金限购最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担心规模过大,会影响策略的发挥。一些规模百亿以上的主动权益基金,在市场震荡、部分板块估值调整时,可能就会出现“船大调头难”的问题。而另一些带有量化特征的基金,其规模对策略的有效性影响就会更大。

二是基金经理对后市的发展持谨慎态度。在他看来,限购也可能说明基金经理认为部分板块现阶段的估值过高,此时并不是买入的好时机,面对投资者的加仓热情,限购也可以被视为基金经理保护净值的一种策略。

他认为,无论何种情况,限购都是基金经理为基民持有体验考虑的、负责任的表现。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sunbala.cn/article/342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