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3. > 理财
  4.   
  5. > 理财导读

股权分置改革(股改落地:改革完成)

1. 股权分置改革背景

1990年代后期,中国上市公司普遍采用模式是国有资产向社会投资者转让股份,股份上市后套现,公众认购股份则往往只是形式化的,大量股份往往被几个巨头掌握,股权是分散的,但公司的主体仍然是“国企”。这使得很多上市公司走上财务“套路”,不注重自身运营,依靠渠道分销、垄断利润等进行快速发展。

2. 股权分置改革的意义

股权分置改革的提出目的就是要促进市场化程度,提升公司治理水平,优化公司股权结构。实行股权分置可以通过降低上市公司控制人的财务与经营风险,使数量庞大的中小投资者参与市场行为,从而对控制人行为产生约束和监督。

3. 股权分置改革的内容

股权分置改革包括以权益分离为核心的公司治理改革的各种措施。股改的紧要环节是重组上市公司前的“抽离”(权益分离),即处于原控制股东地位的国有股以分离方式、定向发放给基金、社保公用基金、保险基金、其他金融机构或境外机构资本家,从而导致国有股减持、流通。

4. 股权分置改革的落地

股权分置改革自2005年开始,历时三年于2008年基本完成。一些老牌上市公司如浦发银行、招商银行等商业银行是2006年通过权益分离进行了股权分置改革的先行者。截至2007年,约有1500家公司的方案已经获得了中国证监会的批准,涉及国有股权金额2.4万亿元。2008年6月,A股首批股票分拆上市完成,股权分置改革走向深入。

5.股权分置改革后对中国市场的影响

股权分置改革后,证监会、交易所、保荐人、律师、会计师、评估师、监管机构各局部之间的完善协调治理机制相对完备。企业上市之前,经过了更严格、更细致的审查,从而减少企业的舞弊。

股改后,投资者对公司运营会有更加透明的了解,并且可以有更多的信息作为依据进行投资决策,从而提高市场的公正性.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sunbala.cn/c/390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