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企业家都把自己创立的品牌看成是自己的孩子,可以为之倾注毕生的心血,甚至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要重要。
健力宝,一个曾经的民族饮料第一品牌,它从无到有,一直到辉煌的顶峰,都与一个名叫李经纬的人息息相关。
1939年,李经纬出生于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县,尚在娘胎时,其父便死于战乱,母亲无力抚养,把他送至孤儿院。他没上过一天学,擦过皮鞋,做过印刷工人,在戏院给有钱人扇过扇子。
李经纬唯一的兴趣就是打篮球,机缘巧合,打球时认识了一位领导,把他安排到三水县体委工作,做到体委副主任。后因不善处理人际关系,在1973年,被调到只有几口酒缸的作坊式的三水酒厂当厂长。
1983年,李经纬去广州出差,在街边买了一听易拉罐装的可口可乐,萌生了生产饮料的念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听说了广东 体育 科学研究所的研究员欧阳孝研发出一种运动饮料,便找上门寻求合作。在欧阳孝的主持下,经过上百次生产试验,一种橙**的饮料被开发出来。
1984年,李经纬的营销天赋开始体现。他听说亚足联将在广州开会,就决定要把这款饮料带到这个会上,而这时饮料的品牌、包装、生产线还没定。李经纬苦思冥想出“健力宝”这个名字,含有 健康 活力的保健暗示,还朗朗上口。他请自己的哥哥写了健力宝三个字,找县里的广告公司设计出商标图形,J字头顶的点像一个球,是球类运动的象征。下半部由三条曲线并列组成,像三条跑道,是田径运动的象征。从整体来看,那个字的形状犹如一个体操或跳水运动员,整个商标体现了健力宝和 体育 运动的关系。
李经纬同时做出一个大胆举措,用易拉罐包装健力宝。当时消费者眼中,易拉罐无疑是高档饮料的代名词,国内尚无一家易拉罐生产企业。李经纬四处奔波,说动深圳百事可乐为他做一批代工。
1984年4月,紧急生产的200箱健力宝出现在亚足联的广州会议上,引起众人惊叹。
1984年6月,李经纬又大胆决定参加中国奥运代表团首选饮料评选。跟所有的参评饮料相比,它是惟一的罐装品,品牌形象与 体育 运动有关,而且口感色泽均无可挑剔,健力宝毫无争议地中选。
李经伟的魄力在这时突出展现,豪掷25万元赞助国家队,拿下了中国国家队指定饮料权,而当时三水酒厂全年纯利润不足5万元。
1984年,健力宝销售额345万元。1985年达到1650万元,1986年达到13亿元。在此后的15年里,健力宝一直是中国民族饮料的第一品牌。
1987年,全国第6届运动会在广州举办,可口可乐公司提出出资100万,李经纬把价码抬高到250万,外加赠送10万元饮料,最后健力宝如愿拿到指定饮料权,可口可乐得到了“可乐型”饮料的指定权。六运会比赛期间,可以在任何角落看到健力宝的踪影,健力宝实现了全中国老少皆知。
1988年,健力宝的销售额达到27亿。这一年,李经纬的忘年交朋友李宁,将来到他的身边。
当年的体操王子李宁,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意外失手从吊环摔下,中国失去这枚必得金牌。回国的李宁没有人迎接,只有始终欣赏李宁的李经纬,捧着一把鲜花在机场等着他。当时广西省邀请李宁担任体委副主任,多个国家聘请他担任教练,但李宁自己想创办一个体操学校。李经纬给出建议,“为什么不自己做出一个 体育 企业来?”
1990年,在李经纬的支持下,由新加坡康基实业公司与健力宝公司合资成立健力宝运动服装公司,健力宝出资1600万元,李宁任总经理,“李宁”牌运动服正式投产。
1991年,李经纬异想天开策划出一个“拉环有奖”的促销创意,只要拉环上有指定的中奖标志,可以得到5万元奖金。为了这个举措的实施,健力宝每年的投入从1991年的200万元,提升到1994年的800万元。这个活动在中国城乡获得意外的成功,甚至有的骗子制作假的健力宝拉环骗人。
1992年,中国足协与健力宝集团签订协议,正式组建中国健力宝少年足球队赴巴西学习,李铁、李金羽、李玮锋都是当年少年足球队队员。
1993年,健力宝被列为广东省第一批可上市企业名单,有下属极力劝说李经纬抓住这个机会进行股份改制。但李经纬觉得太麻烦,“我们又不缺钱,干嘛要上市”。李经纬性格的自负,以及他对股权不清的严重性认识的不足,为健力宝品牌和他自己的将来埋下了隐患。
1994年,在北京的另一家同样国企背景的联想公司,在柳传志的运作下,成功在香港上市。
同一年,李宁遇到了人生的第二位贵人,股份制改造专家刘纪鹏。这位专家为健力宝运动服装公司诊断后,提醒李宁,“公司产权不清将对今后的发展带来致命的问题”。李宁曾担心如果脱离健力宝,会不会被人看成忘恩负义。出乎意料的是,李经纬完全同意。
1994年底,健力宝运动服装公司从健力宝的母体上顺利脱身,集团投入的资金,李宁分三次用现金偿还。
李经纬对李宁,扶上马,送一程,把这个他欣赏的忘年交的朋友,送上了一条比他自己要顺畅得多的商业大道。
1994年前后,中国保健品和饮料市场进入剧烈的膨胀阶段,全国保健品企业从近百家迅速增至3000余家。在长达七八年的无底线的营销乱象中,健力宝没有采取三株、飞龙的任意夸大功效的方式。后期当全国保健品市场信用崩塌的时候,知名品牌只有两家幸存,一个是娃哈哈,一个是健力宝,可以说在险恶的市场大潮中躲过一劫。
1994年,健力宝营业额达18亿元,在饮料市场,举目四望,无人能及。但是企业的产权问题却始终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三水县是一个偏远而土地贫瘠的小县城,在相当多的年份里,健力宝上交的利税一直是三水地方财政的支柱,极盛之时占到八成。李经纬是三水民众心目中的英雄,地方政府眼中的财神爷。官员对健力宝的支持也不遗余力,在企业用地及各项优惠政策上予以倾斜。在很多活动仪式上,县委书记、县长坐中间,旁边坐的就是李经纬,再下去才轮到政府其他官员。
国有体制的弊端也同样存在,地方政府为了完成就业率,明确规定健力宝的员工必须45%的比例是三水人,各种裙带关系严重。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政府开始尝试国退民进,经营者被允许以各种方式购买企业资产。1996年,TCL的李东生与惠州市签订了放权经营协议,李东生团队每年确保国有资产增值10%,政府承诺经营层可以按一定比例购买增值部分的企业股权。三水附近顺德市北滘镇的美的集团,被整体出售给创办人何享健。
李经纬这时也开始着手健力宝香港上市的筹备工作。
1996年,投资10亿元的38层健力宝大厦在广州建成,公司总部迁到了广州。销售额突破50亿,健力宝被评为第一批中国驰名商标。中国饮料协会公布行业数据,健力宝产量、总产值、销售收入和利税4项排名第一。健力宝被评为90年代中国公众心目中十大知名品牌之一。
但在三水政府看来,李经纬现在无异于叛离。据称,健力宝大厦建造没有通过三水政府批准,造价之高有转移资产的嫌疑。当总部搬到广州之后,是否意味着摇钱树要从土地上迁走,三水对李经纬开始产生怀疑。
1996年,李宁将服装公司迁到北京,更名为李宁运动服装公司,彻底告别健力宝。
这一年,李宁运动服装公司成为亚特兰大奥运会中国代表团赞助商。
1997年,健力宝销售额54亿元,健力宝品牌影响力达到顶峰。健力宝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方案也行将通过,此方案中,包括了经营层的股权分配。然而,三水市(升级县级市)以李经纬团队没有香港暂居证,不得购买H股原始股票为由,拒绝批准。李经纬一怒之下,放弃上市。从此,双方矛盾公开化。
在这之后几年的时间里,李经纬始终没有放下身段,与市里缓和关系。相比柳传志、李东生、何享健等企业家,李经纬自负、独断的性格,不善于处理政府关系的弱点,造成了市里越来越不信任李经纬团队,这严重制约了他和健力宝品牌前进的脚步。
1998年开始,三水市加大对健力宝的资金掌控,公司开发新产品必须通过市里审批,然后划拨经费。每一个新的合作项目,都要审批,目的是防止转移资产。
1999年,市里大换届,一些与李经纬有交情的老领导退休,健力宝处境更为艰难。
同一年,健力宝提出公司内部员工持股方案,由管理层自筹资金买下三水市所持有股份,合计45亿元,在3年内分期付清。市里断然拒绝,理由是“风险大,有用健力宝资金买健力宝之嫌”。
深圳一家咨询公司之后又提出一套新方案,李经纬团队持股75%,市里再给李经纬个人5%股权奖励,这个方案也被否决,理由依然是“担心经营层的钱来历不明”。
来自市场的挑战已经接踵而至。娃哈哈、乐百氏、农夫山泉在饮料市场内狂飙突进,老霸主健力宝开始显露颓势。
1998年以后,健力宝销售额逐年降低,到2001年降到31亿元,上交利税从以往的1亿元降到2000万元。
随着健力宝营收下滑,整个三水都陷入了困境,“公务员的工资都欠发,日子非常难过”。尽快将健力宝出手,已经是明摆着的现实。
2001年7月,市里召开健力宝转制工作联席会议,90%的人主张卖掉健力宝,但是不能卖给李经纬团队。
一次晚宴上,李经纬被通知出席,市长告诉他,健力宝将以38亿的价格卖给新加坡一家食品公司。在那份协议里,健力宝品牌价值的评估价是零,此后的所有协议、直至出售,其品牌估值都是零。
这对养育这个品牌的李经纬是无法接受的。他不明白为什么市里宁愿将健力宝“贱价”卖给素不相识的外国人,也不愿意卖给为之奋斗了一辈子、并且出价更高的他们。
他一方面带领公司全面抵制来审核查账的新加坡人,拒不交出商业资料;另一方面,国内媒体也被招揽而至,“健力宝被贱卖他国”的新闻一时间铺天盖地。舆论的重压下,这次交易就此告吹。
三水市开始想方设法寻找国内买家。李经纬找到当时最有可能的买家娃哈哈的宗庆后,劝说其高抬贵手。
2002年1月9日,李经纬以质询的口吻质问市长:“为什么不能让我们买回来”,市长随即表态:“要买可以,给你们一个星期的时间”。双方商定,李经纬出资45亿,买走政府的全部股份。
谁也没有想到的是,年仅28岁的张海此时登场,李经纬和健力宝的命运就此改变。
张海14岁被报道为特异功能神童,16岁成为气功大师,25岁成为上市公司中国高科董事长,号称中国最年轻的上市公司董事长。
张海承诺给三水市338亿,购买健力宝75%股份,由他控制的方正 科技 旗下的国有企业浙江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出面,这样的收购方是市里最愿意接受的。
2002年1月14日,还在筹措资金的李经纬接到通知,健力宝已被浙江国投收购。
2002年1月15日,三水市举办了一场仓促的签约仪式,仪式上,李经纬默默地坐在会场一角。全国多家媒体报道,“他全程含泪仰天,不发一语”,这张照片被迅速刊登在了国内所有 财经 媒体和新闻网站上,观者无不为之动容。
签约仪式后的第9天,李经纬突发脑溢血,手术后再也没能摆脱病床和轮椅。李经纬住院期间,李宁常去探望,还担负起其住院后所有的医药费和住院费。
2002年10月,病榻上的李经纬接到通知,因涉嫌贪污犯罪被罢免全国人大代表资格。检察院立案,李经纬被双规,原4位副总,3人相继被批捕,1人出逃国外。
健力宝品牌离开了最牵挂它的人,开始了被嫌弃、被搁置、被不断交易的蹉跎岁月,从此再没有享受过以往那受到万般呵护的时光。
张海接手健力宝以后,嫌弃健力宝品牌太“老土”,造出一个自认为 时尚 又新锐的“第五季”。以3100万元拿下了中央电视台世界杯广告标王,同时入主深圳足球俱乐部。张海后的健力宝在投资方面支出高达20亿元,仅银行借贷就高达10亿元以上。在多元化投资的同时,张海还控制成立了大量与健力宝有业务往来的周边公司,通过转移支付等方式将大量投资款项在这些公司之间的转移中“化公为私”。
2004年,健力宝董事会在张海缺席的情况下,免去了他的职务,改由祝维沙担任集团总裁。
2004年10月,台湾统一集团出价1亿美元收购健力宝,因经销商反对未果。
2004年11月,小护士化妆品创始人李志达计划接手,三水以小股东身份强力干涉,转让流产,健力宝暂时停产。
2004年12月,三水市出面主导公司工作,健力宝恢复生产。
2004年6月28日,李宁公司在香港主板上市。
2005年,健力宝分成集团公司和贸易公司两个实体,健力宝的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统一集团租用健力宝品牌。
2007年,统一集团正式取得健力宝贸易公司999%股权,拥有健力宝的经营权。
同一年,佛山市中级法院以职务侵占罪、挪用资金罪两项罪名,判处张海有期徒刑十五年。
2009年,佛山市中级法院作出判决,原李经纬管理团队的3名副总裁分别被判14年和18年有期徒刑。
2011年8月,佛山市中级法院在广州一家医院公开审理了李经纬贪污一案。此时,李经纬72岁,中风瘫痪在床。最终,李经纬因伙同他人利用职务之便,以购买人寿保险的形式,侵吞国有财产33188万元,以贪污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15万元。
2013年4月22日,李经纬因病逝世,终年74岁。
包括李宁、李铁等在内的数百亲友及健力宝现任董事长和健力宝老员工参加了追悼会,国家 体育 总局领导、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政府部门的不少官员均以个人名义送上了花圈。
2016年,统一集团将健力宝贸易公司100%股权出售给健力宝集团,交易金额为95亿元人民币。为健力宝集团完成此次收购提供资金的,是中信资产管理旗下的北京淳信资本管理有限公司。统一集团宣称从健力宝品牌出手获得了25倍的投资回报。
时隔11年,健力宝品牌的经营权终于又重新回归健力宝集团。
品牌从无到有,创始人自然是最疼爱它,甚至胜过自己的生命。但是作为创始人要考虑一点,一个人的智慧和生命总是有限的,为品牌培育一个基业长青的生长土壤,也许才是最重要的!
当然,为民族品牌赋予生命和活力的创始人, 历史 不会忘记!
健力宝的创始人是谁
发源地: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健力宝南路
发展史:(1983到2007)
1983年
8月,广东三水县酒厂与广东体科所、广东体育医学院、广州市食品工业研究所等单位共同努力,以广东体育医学院欧阳孝教授的研究成果为依据,研制成功含碱性电解质运动饮料,并取名为“健力宝”。
1984年
3月,健力宝橙蜜型饮料通过广东省级专业技术鉴定,并被认定为新型运动饮料。
健力宝饮料被指定为第11届亚足联代表大会专用饮料。
健力宝饮料被国家体委选定为第23届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首选饮料。
日本《东京新闻》刊登了中国运动员们在奥运会上依靠“中国魔水”加快出击,取得优异成绩的报道。健力宝“中国魔水”的称号由此而来。
健力宝在与第24届奥运会同期举行的科学大会上获得国际认可。
原广东三水县酒厂改名为广东运动饮料厂。
1985年
广东运动饮料厂(旧厂)拆分为强力啤酒厂和广东运动饮料厂,专业化的饮料生产正式开始。
中外合资企业——广东运动饮料有限公司成立。
7月26日,健力宝饮料被评为首届全国最佳运动饮料。
健力宝饮料荣获国家体育科技进步奖。
健力宝被指定为国宴饮料。
健力宝全年赞助中国体育事业总额达50万元。
1986年
引进国际先进水平的罐装、软包装生产线,并正式投产。
“中国魔水”健力宝打入可口可乐的故乡——美国。
9月12日,健力宝饮料被指定为第六届全运会专用饮料。
10月8日,健力宝研制成功获国家体育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11月5日,健力宝获全国运动饮料评比第一名。
赞助第6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中国科学院西太平洋考察、中日登山活动等总额100多万元。
1987年
4月10日,广东运动饮料有限公司改名为广东健力宝有限公司。
健力宝赞助第6届全运会款物共350万元,成为全运会的最大赞助商。
健力宝赞助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第四届全国力士杯健美赛、长城杯国际足球赛等共100万元。
1988年
广东健力宝有限公司改组为广东健力宝集团有限公司。
1月22日与香港利家安有限公司合作成立健力宝(香港)国际饮品有限公司。
7月16日 健力宝系列运动饮料的研制与应用获1988年度国家级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是迄今饮料行业获得的最高奖项。
1989年
4月21日,“体操王子”李宁加盟健力宝集团。
11月24日,公司获国家体委授予的“体育事业贡献奖”。
1990年
4月28日,健力宝被选为第11届亚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专用运动饮料,并荣获1990年全国运动饮料营养金奖。
8月,健力宝独家赞助第11届亚运会“火炬之光”接力活动达1600多万元。
1991年
赞助第七届全国运动会 300万元,并被指定为运动会专用饮料。赞助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100万元和巴塞罗那25届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60万元。
购买纽约帝国大厦整层楼,成立健力宝美国分公司。
健力宝在全国饮料企业中产量、利税排名第一。
1992年
6月16日,健力宝欧洲公司在日内瓦宣布成立。
8月14日,健力宝为获得第25届奥运会金牌的18名选手颁发了“健力宝金罐”,为获奥运金、银、铜牌运动员的教练员分列颁发15万元、1万元、05万元奖金,并奖给中国体育代表团20万元。
健力宝向第四届大学生运动会赞助人民币30万元。
11月20日,健力宝集团漳州饮料公司成立。
1993年
1月19日,健力宝集团独家赞助第七届全国运动会火炬接力活动100万元。
2月17日,健力宝系列饮料被评为全国最受消费者欢迎的饮料。
6 月,广东健力宝集团有限公司评为“1992年中国500家大型工业企业”之一,排列165位。
健力宝饮料厂荣获1992年年全国轻工业企业200强金榜,其中销售额排序4名,利税总额排序第6名。
健力宝集团出资900万元组建健力宝少年足球队赴巴西留学。独家赞助第七届运动会火炬接力活动100万元、赞助第七届全运会500万元。全年赞助总数为1500万元。
1994年
1月26日,健力宝系列饮料被选定为第十二届亚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首选指定运动饮料。
3月26日,荣获1993年中国体育发展贡献奖。
8月28日,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将国际编号为3509号的小行星命名为“三水健力宝星”。
健力宝赞助100万元西藏攀登世界14座8000米以上高峰探险活动。
健力宝隆重庆祝创业10周年,产品销售超过18亿元,名列全国饮料酿酒行业的首位。
荣获新加坡国际饮料博览会最高荣誉金奖。
1995年
9月19日,公司荣获1995年全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之一,按销售收入排第123名,名列饮料酿酒行业的首位。
10月18日,健力宝果汁运动饮料主剂系列荣获全国轻工科技进步奖。
8月,健力宝系列饮料获95中国轻工产品(饮料)排行榜中饮料类的首位
荣获美国“纽约食品节”金奖。
1996年
3月29日,中国健力宝青年足球队重返巴西继续深造,其在巴西生活的经费均由健力宝公司负担。
7月19日,健力宝赞助美国亚特兰大26届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2000多万元。
9月5日,公司向中国航天基金会提供人民币1000万元,健力宝系列饮料被指定为中国航天指定饮品。
中国健力宝青年足球队重返巴西继续深造,其在巴西生活的经费均由健力宝公司负担。
赞助美国亚特兰大26届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2000多万元。
1997年
1月,被国家列为“八五”期间中国饮料行业巨头。
4月6日,健力宝商标被国家工商局认定为第一批“中国驰名商标”。
7月28日,在上海举行健力宝赞助火炬传递新闻发布会,健力宝集团独家赞助八运会1200万元。
8月1日,根据中国饮料协会统计结果显示,广东健力宝集团有限公司1996年在全国饮料中,产量、总产值、销售收入和税利四项中排名第一,在利润方面居第二名。
1998年
4月8日,中国青年基金会在全国政协礼堂举行“希望工程捐募行动首批授牌仪式”,健力宝集团继1996年对希望工程一次性捐款1000万元。
11月7日,公司赞助13届亚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人民币120万元。
长江、珠江等流域出现洪涝灾害,健力宝全年累计向广东、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灾区捐款、捐物金额达1500万元。
1999年
5月15日,公司荣获中国饮料工业10强。
10月8日,广州健力宝大厦落成剪彩,健力宝集团将总部搬迁至广州。
健力宝山庄酒店开张剪彩。
健力宝斥资180万赞助98-99全国排球赛。
2000年
1月16日,健力宝列入国家重点企业。
6月15日,2000年度中国市场商品质量调查,健力宝荣获第一名。
12月18日,新西兰副总理吉姆•安德顿在新西兰奥克兰市向健力宝颁发“出口成就奖”,以表彰健力宝独资拥有的奇伟饮料厂在新西兰的经济发展和出口创汇方面的突出贡献。
2001年
3月健力宝集团与广东工业大学合作项目—— 广东工大健力宝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成立。
6月,健力宝集团以4540万元收购了广信所持本公司的15%股权。至此,健力宝饮料厂已占有集团75%的股权。
2002年
1月15日,浙江国投信托有限公司以338亿元收购健力宝75%的股份,健力宝集团由国有转为民营,张海出任集团董事长。
4月24日,健力宝以3100万元竞得中央电视台“2002年世界杯赛事独家特约播出”权。
5月15日,健力宝全新产品“第五季”正式推出。
8月28日,健力宝18岁生日在亚洲最豪华的游轮处女星号上举行,在场的有300多名经销商和数十位全国媒体记者以及健力宝的新领导团队。
2002年10月,广东省人大以涉嫌贪污犯罪为罪名罢免了李经纬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职务。
11月4日,健力宝集团收购河南宝丰酒业。这是张海主政下的健力宝集团迈向多元化发展的第一步。
12月30日,健力宝集团组建深圳足球俱乐部。
12月31日,集团总裁张海入选2002广东十大经济新闻人物。
2003年
3月,收购四川郫县豆瓣厂。
3月18日,健力宝集团投入2亿元推出“爆果汽”等三大系列新产品。成都糖酒会上,经销商首单订货129亿元,全年订货514亿元。
7月,健力宝集团400万元在西班牙皇家马德里足球队-中国队比赛中,获得 “中国健力宝龙队” 冠名权。
赞助300万元拍摄飞天之路纪录片。
2004年
8月23日,董事长兼总裁张海被宣布辞职,祝维沙接任总裁。
12月7日,佛山市三水健力宝贸易公司成立,负责健力宝的生产和销售。
健力宝品牌价值达102亿元,在《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中排行43位。
2005年
10月,统一企业收购佛山市三水健力宝贸易公司,和健力宝集团签订合作协议。
2006年
7月13日,参加赞助万人横渡珠江活动。
7月28日,健力宝在广州中国大酒店成功举办新闻发布会,聘请刘国梁为形象代言人, 启动“健力宝,活力中国行”企业形象重塑计划,开展健力宝“活力中国,金彩共享”全民乒乓球赛事等系列活动。这是健力宝在沉寂多时进行内部调整市场经营逐步迈入良性发展后的第一次正式亮相。
12月,健力宝荣获中国食品行业领军企业和中国食品行业十大影响力品牌称号。
2007年
1月16日,公众营养改善Oligo项目启动,健力宝是首批试点企业之一。
6月15日,第五季品牌与腾迅网强强联手,推出“开盖抢鲜赢”促销回赠消费者活动。
6月28日,健力宝品牌和广东卫视合作推出综艺栏目《激发心动力》。
8月2日,健力宝系列产品出口大洋洲,开始了拓展海外市场之旅。
11月18日,健力宝。。。
12月。。。
MSN : lishuo2010@hotmailcom
新中国成立后进入中国的第一家外资企业是可口可乐吗?有人知道具体的历史吗?
健力宝的的创始人李经纬,1984年广东三水县三水酒厂厂长李经纬获得一种新型运动型饮料配方,推出“健力宝”饮料品牌。健力宝成为中国奥运代表团的首选饮料,被日本媒体誉为“中国魔水”。创建“健力宝”品牌。1990年创建“李宁”品牌。
1994年把全球第一颗以企业命名的行星命名为“三水健力宝星”。1998年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2002年1月因健力宝被浙江国投收购后,被推荐出任健力宝集团董事局主席。2013年4月22日13点56分在故乡病故,终年74岁。
扩展资料
二十多年来,健力宝创造的“中国之最”达60多项,多次获得国家轻工业部优秀新产品奖,连续八年入选“全国五百强大型工业企业”,连续10年被评为“最受消费者欢迎的饮料”。
积极回报社会,推动民族进步,民族品牌责无旁贷。1996年,健力宝出资1000万元支持中国航天事业,1998年为希望工程一次性捐款1000万元,在全国建立了40所希望小学,援助1998年抗洪赈灾款物达1326万元。1984年至今,健力宝支持我国教育、体育、科技、赈灾等社会福利事业的资金达3亿多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健力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经纬
健力宝问题出在哪里?
是的,新中国成立后,1979年中美建交,可口可乐再次回到中国,成为第一家进入新中国的外企。其实在1920年左右,可口可乐进入了中国市场,1948年退出了中国市场。
:
上世纪二十年代,也就是民国时期,可口可乐第一次进入中国时,情况就出人意料。最初,可口可乐被翻译为“蝌蝌啃蜡”,让人望而生畏,但改为“可口可乐”这个喜气又朗朗上口的新名字后,很快打开了中国市场。
这瓶黑褐色带气的饮料受欢迎到什么地步?退出中国市场的前一年(1948年),可口可乐在上海的年销量超过100万箱,仅次于美国本土。
1979年,中美建交,可口可乐再次回到中国,成为第一家进入新中国的外企。三年后,百事可乐接踵而至。
两大“可乐”联手进击,攻城掠寨。到1986年,它们已经在内地建有18条生产线;1988年,总产量超过国产同类饮料的一倍多。
巨头强势,使得国产饮料面临巨大压力。比如,青岛的崂山可乐,八十年代时曾占据全国20%的市场份额,但当可口可乐在青岛建设分装厂,加上其彪悍的品牌影响力与密集的营销攻势,崂山可乐的销量急剧下降。
面对巨头的攻势,国产饮料难有招架之力。再加上90年代初市场开放的大趋势,使得八大国产汽水厂纷纷与可口可乐、百事可乐联手,进行合资经营。
八大国产汽水中,沈阳八王寺、天津山海关、青岛崂山可乐与可口可乐合作;武汉二厂滨江汽水、广州亚洲汽水、重庆天府可乐、北京北冰洋则归于百事可乐门下;上海正广和因股权没有及时厘清,没有与两大巨头合作。
这些国产饮料本想通过合资,以退为进,学习更多技术,扭转颓势。没想到,全都被巨头雪藏,并且一藏就是十多年,这段惨痛的经历,业界后来称之为“水淹七军”。
北冰洋所属公司北京一轻化工集团党委书记邢慧明直言:“那时大家都说‘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我们向西方学习管理,学习技术,却把自己的东西给弄丢了。”
除了被巨头“冰封”的“七军”,其他国产饮料的日子也不好过。
这方面,健力宝颇为典型。两大“可乐”占据了越来越多的市场份额,1997年后,健力宝经营绩效大幅下降。2000年至2001年,销售额比鼎盛时期下降三分之二,随后,在接连不断的股权变动中,健力宝加快“失速”,陷入困境。
至此,在中国饮料市场,可口可乐、百事可乐除了彼此,便再无强劲对手。
健力宝因何成名又被谁埋葬,一代国产饮料的骄傲终成时代的眼泪
虽然健力宝已经被收购,但是目前健力宝推出的种种营销策略导致了许多的批评。回顾一下健力宝被收购前的历史状况,不难看出问题的所在。第一,由于体制方面的原因(健力宝是国有控股企业),导致其管理严重滞后于企业的发展及扩张速度。第二,企业发展缺乏长期合理的战略规划,导致企业经营者的决策带有很大程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第三,营销体系滞后是健力宝走到今天这一步的重要原因,因为健力宝从建立开始就一直采用的是一种产品代销制,健力宝的产品在销售过程中的各种事情都依赖于健力宝总部和代理商之间的直接的联系和协商处理,这种制度使得企业花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营销成本急剧加大,而同时这一营销体系的运行却是非常的低效率的。
为什么健力宝给了叶红汉
提到国产饮料,很多人会脱口而出“健力宝”三个字。
2013年4月22日,健力宝创始人,曾协助过体操运动员李宁创建“同名”运动品牌的企业家李经纬于故乡三水县去世。
他曾经担任过厂长的酒厂已经破败不堪,但是往日那段充满传奇色彩的时光依旧在耳畔回响。
从一炮而红到辗转漂泊,健力宝这个民族品牌究竟有着怎样颠沛的故事?触摸品质,发现未来,请立即观看十万个品牌故事之《健力宝:东方魔水》
提到健力宝,就无法绕过其创始人李经纬。
他出生于1939年,幼年时便失去了双亲。
直到新中国成立,李经纬被送去表弟区盛联家中寄住才结束了以漂泊和乞讨为生的日子,而后者也是健力宝崛起的功臣之一。
因为爱打篮球,当时一边打零工一边在印刷厂当学徒的李经纬被县武装部的领导叫去当体委副主任,后来又因为建设需要,他又被调去酒厂任厂长。
在当时资金严重匮乏且生产条件艰苦的状况下,李经纬和几个负责人挨家挨户的上门推销,才让酒厂的生意渐渐有了起色。
上世纪80年代初,在国家倡导下,广州 体育 科学研究所打算研发一种可以让运动员保持体力的饮料。
在没有人接手的情况下,经区盛联介绍,主持研究的欧阳孝找到了李经纬,希望能由酒厂承担生产。
急需突破酒厂困境的李经纬几乎是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欧阳孝等人的请求,他直接拿出政府批准的用于为生产啤酒所购买设备的28万元贷款作为研制经费。
在三水的厂房里,他们花了3个月的时间,终于做出了这款“东方魔水”。
当时李经纬把这款饮料明确的定位为——运动型的大众饮料。为了打响名气,他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当时,正值五运会召开,李经纬将饮料送给广东省代表队,并声称如果对方夺冠,他们分文不取。
后来,广东代表队获得全国冠军,到了国家体委在各地选拔洛杉矶奥运会中国 体育 代表团出征饮料时,“出身”广州的健力宝就成为了广州饮料代表。
这个名字是大家七嘴八舌讨论出来的,无非就是和 健康 、力量有关。
在取得广州饮料代表名额和完成改名工作后,另一项工作摆在了李经纬等人的面前。
当时,奥运会参赛饮料统一要求用罐装空运到北京参加评选,但是三水酒厂并没有这样的生产线。
为了成功把产品送往北京,李经纬通过关系找到了深圳百事可乐公司,在对方的生产线上偷偷把自己的饮料装进了易拉罐里。
1984年奥运会上,许海峰、李宁封神,中国女排势不可挡。
1990年,李经纬将广告打上央视,“您想身体好,请喝健力宝”的广告语也成为一代人心中难以磨灭的记忆。
如今很多饮料用“再来一瓶”促销创意,就源自1990年李经纬异想天开提出的“拉环有奖”。
在李经纬的带领下,全国各地经销商的货车把三水县城围得水泄不通。
1996年,健力宝年销售额达60亿,是排名第二的娃哈哈销量的两倍之多。
90年代,国内与保健相关的品牌纷纷为了利益虚假宣传,在多方势力的冲击下,李经纬严令禁止拍摄夸大功能的健力宝广告。
他的坚持虽然让健力宝在当时失去了一小部分市场,但是后来保健市场安全问题频发,在众多厂商纷纷倒下的同时,健力宝的品牌形象依旧坚挺。
经历了国内市场乱象纷呈之后,李经纬在国内已无对手。
1994年,他花500万买下了纽约帝国大厦的一整层,决定进军西方市场。
两年后,健力宝的总部由三水搬到广州高达38层的健力宝大厦,而这次换址也成为了这个优秀企业家与其毕生心血分道扬镳的导火索。
要知道,三水酒厂一直以国企的身份运营,往年间大规模的营销投入和在其它地方设立分厂,已经让当时三水的一些地方官员对李经纬感到强烈的不爽。
于是,当三水这棵最大的“摇钱树”被搬去广州已成事实,关于李经纬作为体制内干部即将于1998年退休的文件也让双方的冲突被彻底放在了公众面前。
不知此时的李经纬是否会后悔1993年时放弃上市的决定,后来他再想买下三水政府手中的股份来保住自己的地位,已经成为了难以实现的泡影。
在如此内忧的困扰下,娃哈哈、乐百氏、农夫山泉等品牌在市场内对健力宝发起冲击,一代霸主尽显日薄西山的疲态。
不管是因为产品缺乏创新,企业管理制度存在问题还是李经纬有意放缓发展速度,从而进行股改,健力宝的销量下滑已成事实。
2001年,三水政府领导以90%的投票率主张卖掉健力宝公司,并规定不能卖给李经纬。
此消息放出,各大饮料厂商都抛出了自己的橄榄枝。
不过令人意外的是,政府宣布买下这个“东方魔水”的不是可口可乐,也不是摩根士丹利,它以38亿人民币卖给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新加坡公司,健力宝贱卖他国的新闻引发了群众的热议。
在舆论的重压之下,交易告吹,三水政府决定把健力宝卖给国内企业。
为此,李经纬曾面对市长直接提出为什么健力宝不能卖给自己的疑问,市长的回答是,李经纬出资45亿,购买双方的全部股份,才能买走健力宝。
这场谈判过去后的第六天,还没等到李经纬筹集到足够的资金,健力宝就已经被卖给了浙江国投。
这次闹剧般的股权转让以一场仓促的签约会告终,看着338亿的成交额,新华道报道称当时的李经纬,“含泪仰天,不发一语。”
此后,健力宝和李经纬的命运更加让人唏嘘。
前者离开了灵魂人物,一系列面目全非的改变让这个国产品牌几度易手。
后者在签约以后第九天就突发脑溢血。
无法再摆脱病床和轮椅的李经纬曾为了稳定军心,回到过健力宝大厦,但是依然无法止住颓势。
从此,健力宝一度销声匿迹,直到近几年才再度回到公众视野。
2002年,病床上的李经纬被指控涉嫌贪污罪,2011年被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15年。
其立案原因是李经纬伙同他人利用职务之便,以购买人寿保险的形式,侵吞国有财产33188万元。
关于李经纬到底有没有权利动用这笔款项,这一指控与公司规定的李经纬有权在不请示的情况下动用6000万以下的款项是否冲突,也成了一段时间内各界争论的焦点。
在李经纬任职期间,健力宝无疑是民族品牌的骄傲。
这家公司向政府缴纳了30亿的税收,为国民经济和三水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013年,在三水的老屋里,李经纬先生落叶归根。
长子在致辞中说:家父一生的功过自有公论。
此前一直视李经纬为恩师的李宁在送别会上潸然泪下,他在晚宴上举起酒杯说:这是老板请你们吃的最后一顿饭,以后要靠你们自己了。
少年时期,父母给的硬币,夏天,橙色汽水,是成为让人怀念的记忆还是再度占据超市柜台的显眼处。
未来,重回国资怀抱的健力宝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中国国内企业有哪些企业被外资控股?外资为第一股东?
记者麻小勇报道 9月29日,就在深足启程返国之时,健力宝集团的控制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汇中天恒将手中持有的健力宝国内部分股权悉数转让给健力宝前董事叶红汉。深足俱乐部是健力宝集团下属的控股子公司,此次的股权变动意味着,深足的老板从李志达变为了叶红汉。
中国拼命将血汗钱买入不断贬值的美债欧债,美欧阔佬们拿着中国的钱干了什么呢?他们在处心积虑地收购中国核心资产。等于中国借钱给美欧以便美欧阔佬将中国收购。同时美欧对中国苛刻无礼,天天指责中国,煽动周边小国欺凌中国,瓜分中国领土。同时还一再要求中国继续多借钱。
从香港联交所的公开资料可以查到,无论是工行、建行、中行三大行;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三桶油;移动、联通、电信三大电信。还是中煤、中铝、中国神华等资源性企业。中国各种垄断性国营企业,各行各业的龙头企业的十大股东中,差不多一半是美国的企业、基金。
高盛之于工行,美铝之于中铝,美国人用美元买中国企业股票,中国卖股票收美元买美国国债。
截至2010年底,美国企业、基金和个人投资者拥有中国A股股票价值1000多亿美元,在香港上市的H股股票价值约2000亿美元,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企业股票价值约300亿美元,合计3300亿美元。
据商务部《跨国公司在中国报告》显示,在轻工、化工、医药、机械、电子等重要行业中,跨国公司子公司所生产的产品己占据国内1/3以上的市场份额。美国标准普尔500企业在中国的分支每年就用这样方式从中国赚取超过8百亿美元,按其14倍的历史平均市盈率,其在中国的资产价值约11000亿美元。加上其他中小企业在中国投资,美国企业在中国拥有的资产价值,高达15000亿美元。
再次,超过一万亿美元的美欧热钱潜伏在楼市、高利贷等市场。
综合算来,西方列强在中国埋伏下的钱,已经超过了中国外储。他们并不显富,而是让中国去露富,并装可怜从中国骗钱。目的就是为了有一天时机成熟就做空中国,让中国倾刻间变得一无所有一穷二白。
请看外资掌控下的中国市场
据《中国产业地图》(中国并购研究中心)一书指出,中国每个已开放产业的前5名都由外资公司控制,在中国28个主要产业中,外资在21个产业中拥有多数资产控制权。
啤酒行业:60多家大中型企业只剩下青岛和燕京两个民族品牌,其余全部合资;
玻璃行业:最大的5家已全部合资;
电梯行业:最大的5家均为外商控股,占全国产量的80%以上;
家电行业:18家国家定点企业中11家合资;
化妆品:被150家外资企业控制;
医药行业:20%为外商控制;
汽车工业:外国品牌占销售额90%!
在感光材料行业,美国柯达于1998年仅出资 375亿美元就实行在华全行业并购,2003年又收购了乐凯20%国有股,已占有中国感光材料市场至少50%的份额,富士公司对中国市场的占有率超过25%。
据国家工商总局调查:美国微软占有中国电脑操作系统市场的95%,
瑞典利乐公司占有中国软包装产品市场的95%,
法国米其林占有中国子午线轮胎市场的70%;
在手机行业、电脑行业、IA服务器、网络设备行业、计算机处理器等行业,跨国公司均在中国市场占有绝对垄断地位。
在高科技领域:如手机行业,由于本土企业上游技术、关键零部件乃至生产线大部分从跨国公司购买,跨国公司早已从中赚够了。近期跨国公司开始采用低价策略,挤压国内手机厂商的利润空间,意在赶尽杀绝。国内手机行业除了自有品牌外没有核心部件的核心技术,2005年以来全部亏损,市场占有率严重萎缩,纷纷退出市场。
在流通领域,占有主导份额的大型超市领域,外资控制的比例已高达80%以上,中国零售企业只能在中低端市场经营。随着外资的延伸,低端市场也将面临逐渐萎缩的危险。零售业是最能吸纳劳动就业人口的领域,任由外国的“资金密集型”企业前来掌控。业内有人指出:流通渠道可以控制工业命脉,如果放任外资企业占领我国的流通渠道,中国的企业终将沦为国外流通企业贴牌产品的加工车间。
我国具有战略意义的轮胎工业,多半失去了自主性,被控制在外国人手里。剩下的几家国有大中型企业中,条件较好的也被外商盯上。我国最大的轮胎生产企业——上海轮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世界最大的轮胎跨国公司法国米其林签署了《谅解备忘录》,双方共同组建轮胎合资公司,由法方控股70%;截至2000年,外商独资与已被外商控股的轮胎企业,其能力与产量已占我国轮胎70%以上。
除电力,军工等极少数国家核心行业以外,外资在我国水泥行业(建材业)、钢铁行业(黑色金属治炼及压延加工业)、汽车行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橡胶行业、机械制造行业(普通机械、专用设备、电气设机械及器材、电子及通信设备、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石化行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化学纤维制造业)、玻璃行业、酿酒行业(饮料制造业)、医药行业(医药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供水供气行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煤炭行业(煤炭采选业)、日用化妆品行业(化学制品制造业)、食品行业(食品加工业)、造纸行业(造纸及印刷品业等行业)、纺织行业、建筑业、家具制造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皮革、毛皮、羽绒、塑料制造业、工艺品及其制造业等行业中,都占有较高股权和市场控制权,经济刺激计划和巨大需求给予了外资丰厚的回报,充分享受了我国经济高速成长所带来的好处和便利。
(1)水泥行业:2009年全国水泥行业总产能16亿吨,外资控制产能5、6亿吨以上,控制力及总产能占30-40%以上。拉法基收购四川双马、瑞安建业后,占西南四省18%以上份额;华新水泥被瑞士Holicm收购,占华中10-20%份额;摩根斯坦利收购山水集团30%股权后,环渤海市场份额第一;爱尔兰CRH收购吉林亚泰后,获取东北市场;产销量全国第一的海螺水泥,外资利用香港主板控股25%,此外,亚洲水泥、山水水泥、华润水泥在香港主板上市,部分股权被港资和外资控制……
(2)机械行业:2008年,机械行业总产值占GDP比重约为12%,外资股权控制率为352%,总体控制力度达40%以上,机械制造业5大细分行业中,仪器仪表制造业外资市场占有率最高,超过60%,金属制品业为37%,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32%,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约为30%。凯雷收购徐工85%股权,起重机和压路机占国内市场50%以上,国内136种工程机械产品,徐工占一半以上;国内装载机行业排名第7的山工机械被卡特彼勒全资收购,新加坡丰隆、美国高盛、美国国泰持有国内最大的独立柴油引擎制造商玉柴股份51%的股权;无锡威孚是国内柴油燃油喷射系统最大厂商,德国博世持有其67%的股权;韩国全资的斗山工程机械8年在中国挖掘机市场占有率名列第一,销售额已达徐工的1/3;西北轴承占中国铁路货车轴承25%的市场,90年代末,德国舍弗勒利用西北轴承陷入困境,与其合资成立富安捷铁路轴承,将其市场争压过来,后全资收购;瑞典SKF全资收购皮尔轴承;无锡轴承、烟台轴承被美国TIMKEN全资收购,并控股襄轴集团;全国化工设备第一生产基地,锦西化机透平厂被西门子控股70%的股权;德国ZF集团收购全国齿轮行业排名第二的杭州齿轮厂70%的股权;美国加纳基金控股沈阳机床30%的股权;英国特雷克斯收购北方股份25%的股权,北方股份是中国最大的矿用汽车开发和生产基地;玉柴机械占据国内小挖机93%的市场份额,美国汉鼎收购其43%的股权……
(3)汽车行业:外国品牌销售占90%以上,虽然外资股权占比不超过50%,但无论技术、品牌还是研发等,外资实际控制力均高达60-70%以上。一汽大众、上海大众、东风、华晨、上海通用、长安福特、北汽现代、北京吉普、广州本田、广州丰田、天津一汽丰田、长安雪铁龙等中国汽车销量最大的公司,外资股权均为50%,不包括外资中小企业,外商在华投资和合资控制的53家大型汽车公司,销售额1万亿元以上,占汽车市场总销售额的6、7成以上;此外,在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已占有60%以上的份额;而在汽车电子、发动机零部件和摩托车配件等高技术含量领域,外资控制企业亦高达70%以上;汽车制造行业橡胶轮胎,法国米其林和新加坡佳通轮胎等外商独资和已被外商控股的轮胎企业,其产能与产量已占我国轮胎占有中国汽车轮胎市场80%以上……
(4)钢铁行业:2008年,钢铁行业总产值占GDP比重约为 6%,由于国家对钢铁行业并购有控制,阿塞洛-米塔尔、俄罗斯、必和必拓等大量外资觊觎中国钢铁行业纷纷受挫,即使这样,外资对我国钢铁行业的股权控制度仍超过10%,市场控制度超过12%,如阿塞洛米塔尔收购华菱钢铁33%股权;德意志银行和阿塞洛米塔尔收购中国东方钢铁47%的股权(河北津西钢铁 29%股权);法国圣戈班收购徐钢100%的股权;美国凯雷收购江都钢管49%股权;中信泰富持有大冶特钢28%的股权;此外,香港主板上市的鞍钢、马钢股份、重庆钢铁,14%、22%、30%的股权被摩根大通等外资和港资控制;唐山国丰钢铁,香港中港占股51%;港资占股65%的内地在香港上市公司开源控股分别收购日照钢铁、日照型钢30%的股权,收购日照轧钢25%的股权,后与山钢重组……
外资大规模并购国内钢铁业不成,再生一计,必和必拓和巴西淡水河谷等国际矿山巨头利用手中掌握的铁矿石资源,不断涨价,对钢铁行业进行合围。
可以想象,在钢铁行业产能过剩2亿吨,行业分散度高,众多中小或民营钢企面临淘汰和对资金的需求情况下,外资受欢迎的程度会有多高;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外资绕过国家设置的重重限制,不少钢企,将再次落入外资控制之中。
(5)石化行业:2008年,石化行业总产值占GDP比重约为10%,国家对外资准入石化产业有所限制,即使这样,除海外上市外,外资绕过重重障碍,通过来华设厂,并购等手段,石化行业外资股权控制度已达18%,市场控制度为20-30%,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外资市场控制度27%,石油加工、炼焦及核料加工业为13%。
如中石油2000年在纽约、香港上市,外资与港资占股11%,海外融资额29亿美元,9年时间,向海外分红派息竟然高达119亿美元,分红派息竟为融资额 4倍;中石化2000年在纽约、伦敦、香港三地上市,目前外资与港资占股19%;中海油2001年在纽约、香港上市,旗下中海油服外资与港资占股目前高达 34%,另外,中海油、上石化、吉化等纽交所海外上市公司也被外资部分控股,黑石持有中化集团子公司中国蓝星20%的股权。
国内原油和化工产品供不应求。如2009年,我国累计进口原油204亿吨,首次突破2亿吨,同比增长139%;液化天然气累计进口5532万吨,同比大幅增长 658%;口硫磺12167万吨,同比增长446%;进口甲醇5288万吨,同比大幅增长2688%。仅2009年一年的进口量就比 2005年至2008年四年的进口总量还要多,占国内消费32%,由于国外甲醇产品大量涌入国内市场,国内装置大面积关停,平均产能发挥率不足40%。;我国累计进口聚乙烯7561万吨,同比大幅增长648%,占国内消费的487%,进口聚氯乙烯1955万吨,同比大幅增长735%;进口精对苯二甲酸(PTA)508万吨。此外,国内农药进口量巨大,许多精细化工品,国内甚至无法生产。
国际能源化工巨头纷纷在华投资。BP在华投资45亿美元,壳牌17亿美元,拜尔投资31亿美元,拥有12家独资或合资企业。埃克森美孚、壳牌、BP计划再投110亿美元。拜尔已投产5大乙烯合资企业:巴斯夫/扬子石化投资60万吨乙烯项目,截止2007年,巴斯夫在中国投入已超过200亿元人民币,中国销售总额达到36亿欧元以上;BP/上海石化90万吨乙烯、埃克森美孚/福建炼化、沙特阿美60万吨乙烯、壳牌/中海油的南海80万吨乙烯,埃克森美孚/广州石化改扩建(1000万吨炼油,100万吨乙烯)等项目正在建设中。另外,BP在四川建醋酸厂(占国内市场30%),在珠海建PTA基地。欧美跨国公司在洗涤用品、涂料、生物制药等下游领域占有巨大份额,有的已形成垄断外资……在石油化工领域的市场控制力度,在20-30%以上。
(6)玻璃行业,最大的5家已全部合资,外资控制度为40%以上。英国皮尔金顿购入耀华玻璃19%的股份;中国玻璃港交所上市,皮尔金顿等外资大股东控制 40%股份;瑞信等外资控制浙江玻璃33%的股份,洛阳玻璃,外资和港资持有50%的股份;如果算上港资,中国玻璃、浙江玻璃等港资与外资占股均在65% 以上;A股上市的福耀玻璃,港资三益发展为第一大股东,持有225%的股份;金刚玻璃,港资龙铂投资持有17%的股份;港资信义玻璃,自2004年以来一直为中国汽车玻璃最大出口商;1985年起,圣戈班在中国设立代表处,现已在中国设立50余家企业,其中制造企业40多家,分布在成都、马鞍山、杭州、常州、湛江、牡丹江、郑州等地;业务包括平板玻璃、玻璃包装、高功能材料等。在中国的员工数量超过15000人,2005年销售额4亿欧元。最近4年,圣戈班在华销售额年增54%……
在第一产业,外资四大粮商ABCD威胁4000万豆农生产,种植大豆赖以生存的无数豆农,年年赔本,不得不改种其它经济作物,造成2000万豆农集体“下岗”事件,23亿民工,或许从中能发现许多豆农的身影。
大量豆油油榨企业倒闭,由于“大豆危机”,2004-2005年,1000多家内资榨油企业构成的“中国大豆军团”,瞬间烟消云散,随后倒闭率达90%以上,导致10多万人失业。
在第二产业,日用品和化妆品行业,外资品牌占市场份额的60%以上,宝洁每招收一名员工,就意味着中国原洗涤剂企业有2~3名员工下岗……
在食品饮料业,机械制造业,建筑业,钢铁行业,水泥行业,石化行业,玻璃行业,家电行业,酿酒行业,纺织行业,造纸行业,供水供气行业,印刷包装业几乎囊括所有的第二产业,由于外资生产效率普遍比内资要高,且极端盘剥人力成本,外资的每一次并购,都意味着大批人失业,外资的每一次投资,都意味着同行业竞争对手大多数职工失业下岗,挤占了无数工作岗位……
在第三产业,外资大型连锁超市每一次选址开张,对方圆两公里的中小型零售商店和门面都是一次集体毁灭性的打击,惨淡经营,或失业,或改作别的生意,从而挤占其它行业工作岗位……
以上就是关于健力宝创始人李经纬的跌宕人生,民族饮料第一品牌从辉煌到没落全部的内容,包括:健力宝创始人李经纬的跌宕人生,民族饮料第一品牌从辉煌到没落、健力宝饮料的发源地在哪里发源于何时、健力宝的创始人是谁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健力宝创始人李经纬的跌宕人生,民族饮料第一品牌从辉煌到没落由网友发布在比玩财富网,更多内容请关注我们,也可查看其他相关内容。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sunbala.cn/b/372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