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3. > 快讯
  4.   
  5. > 个股

火速上架“稳健低波动”产品 银行理财应对债市调整出新招

在净值下跌等多重压力之下,银行理财子公司在产品端动起了脑筋。

上海证券报记者昨日获悉,已有理财公司和银行资管正在发行或计划发行低波动理财产品。此类产品主要以摊余成本法估值,以求维持净值稳定性。

在业内人士看来,在当前理财公司面临赎回压力之际,上述计划不失为一种积极的应对措施。不过,也有银行资管人士表示,稳健低波动只是一种“噱头”,或为稳住投资者。多位业内人士判断,当前债市配置价值已经显现,对理财公司而言,布局长期限封闭式产品的机会已来临。

急推低波动产品

日前,华夏理财公司率先发行只用摊余成本法估值的产品——“固定收益纯债型封闭式理财产品12号”。

产品说明书显示,该产品期限为15个月,业绩基准定为3.6%至4.0%。从基准的举例场景来看,该产品绝大部分资产投资于信用债,组合杠杆率100%。

不只是华夏理财,杭银理财及一些城商行也在筹划发行同类型产品。“我们也会考虑发行摊余成本估值产品。”一家城商行资管部门总助向记者透露。据悉,该行目前正在研究这类产品。

记者注意到,一些银行手机App或者理财公司微信号中,近期出现不少附有“稳健低波”标签的产品,包括招商银行、杭银理财等。特别是杭银理财,本周推荐了两款长期限的“稳健低波”产品。

上述“稳健低波”产品出现的诱因是,11月中旬以来债市大跌,导致理财净值波动明显,产品再现“破净”潮,引发投资者赎回。

出于流动性考量,不少理财公司被迫在二级市场“抛售”债券,引发债市继续下跌等链式负反馈效应。直至最近两日,债市才逐步企稳。随着央行超额平价续做MLF,以及信用债配置盘入场,多数信用债止跌回稳。

混合估值法应对波动

此轮债市跌宕中的链式负反馈效应,使得理财产品估值方法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理财产品主要有两种估值法:一种是市值法,也就是买入的债券和股票等资产价格“随行就市”,每日计价;另一种就是摊余成本法,也称买入成本法,即按照票面利率或商定利率并考虑其买入时的溢价与折价,在其剩余期限内平均摊销,每日计提收益。后一种估值法的核心优势,就是可以稳定收益,在过去的预期型收益银行理财产品中用得十分普遍。

问题在于,由于摊余成本法不透明、期限错配等因素,理财产品收益表现容易失真,有“刚性兑付”之嫌。因此,2018年落地的资管新规要求,除了可以使用摊余成本法的情况外,理财产品都应优先适用市值法进行公允价值计量。

在资管新规下,理财产品有两种情形适用摊余成本法:一是封闭式产品且所投金融资产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的并持有到期;二是封闭式产品且所投金融资产暂不具备活跃交易市场,或者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也不能采用估值技术可靠计量公允价值,可以采用摊余成本法计量。

“部分信用债,还有私募债、资产证券化产品(ABS),很多都是用买入成本法估值。”上述城商行资管人士表示,包括非标资产,都可使用买入成本法。难点在于产品和资产期限必须匹配,而投资者又偏好开放型、短期限的产品。

记者注意到,混合估值法成为当下不少理财公司减少净值波动的应对措施。从不少理财公司发行的附有“稳健低波”标签的产品来看,这些产品大多使用的正是混合估值法。

布局长期限封闭式产品

由于银行理财客户偏好短期限产品,理财产品短期化特征仍然明显。因此,在资产端,也出现理财公司配置趋同行为,即集中配置流动性较高的债券。

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6月末,理财资金中有接近七成配置债券资产,其中信用债占比接近50%。此种情况下,当遭遇11月债市大幅调整时,理财公司很可能无法及时调整策略,只得被动“抛盘”,以应对净值下跌。

一位城商行资管部门的投资经理认为,此轮债市引发的理财产品净值下跌,投资者和投资经理都遭受了市场“教训”,特别是部分投资经理,可能并未认真研判市场,只要有客户申购产品就在市场买债,没想到遭遇债市急跌。

随着近日债市修复反弹,信用债配置盘进场,多位业内人士判断,债市配置价值已经显现。

兴业研究16日发布报告认为,一些信用债品种可能已经具备了较好的配置价值。3年期商业银行(AAA-)二级资本债信用利差走阔至102bp,位于历史86%分位数,3年期商业银行(AAA-)永续债信用利差走阔至136bp,为历史极值。

上述两位城商行资管人士都认为,目前是银行理财布局长期限封闭式产品的机会。

招商证券首席银行业分析师廖志明也认为,目前时点布局市值法估值的长期限固收类理财比较好,建议银行及理财公司逆势加大定开型半年期及以上固收类理财发行及营销力度。

封闭式长期限产品放量已有一定迹象。普益标准监测数据显示,上周(12月5日至11日)全市场共新发封闭式理财产品458款,环比增加53款,在当周全市场新发理财产品中占比83.42%。从产品期限来看,6至12个月(含)期限产品最多,共有209款,环比增加19款;1至3年(含)期限产品次之,共有140款,环比增加26款。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sunbala.cn/article/327466.html